谁也没有想到,近日,“ChatGPT”之父、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被董事会罢免,而后又以访客身份步入OpenAI。11月20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重磅宣布,阿尔特曼将加入微软。
阿尔特曼像极了当年的乔布斯
当地时间11月17日,因ChatGPT而名声大噪的OpenAI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宣布,山姆·阿尔特曼将辞去CEO职务并离开公司,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将担任临时CEO并立即生效。对于罢免理由,董事会认为,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始终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不再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充满信心。
如何不坦诚?又如何阻碍董事会履行职责?对于尤为关键的信息,这一纸公告一笔带过,至今也未有详实的情况说明公之于众。受该消息影响,微软股价应声下跌,当日收跌1.7%,报收369.84美元,并在盘后交易中继续下跌。
不到48小时,阿尔特曼在X平台上晒出一张自己手持OpenAI访客卡的照片,并在配文中写道:“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戴这种东西。”
11月20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宣布,OpenAI创始人山姆·阿尔特曼和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将加入微软。对此,阿尔特曼回应称:任务仍在继续。
在一些人眼里,阿尔特曼的名字就代表着OpenAI本身。时至今日,这场犹如“宫斗剧”的人事变动,依然有太多悬念尚未解开。
与此同时,AI初创公司Cohere和Adept等都迅速展开了新一轮招聘并积极接触OpenAI的员工,而谷歌DeepMind团队已经收到许多来自OpenAI员工的简历,另外,被视为OpenAI最大竞争对手的AI初创公司Anthropic也发布了招聘列表,表示公司正在寻找多名技术项目经理。
此外,这场“宫斗剧”也让无数人感慨,如今的阿尔特曼与OpenAI像极了当年的乔布斯与苹果。回望1985年,在IBM电脑的竞争压力下,苹果董事会决定驱逐乔布斯。此后11年间,每况愈下的产品力让苹果的境遇岌岌可危。1996年,乔布斯以王者之姿重返苹果,让这家创新型公司重燃新生。
OpenAI 再次与微软深度捆绑
公开信息显示,OpenAI成立于2015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曾是其创始人之一,而正是这样一群有着投资天赋、商业触角的“怪才”,共同缔造了这家被全球瞩目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一句话可以生成图片、视频、代码,在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领域中,已经具备智能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和产业,它要解决的是人工智能中棘手的终极问题,这就是OpenAI。”冯力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自成立以来,大幅增长的模型训练成本和高额的人力成本使得OpenAI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财富》数据显示,OpenAI在2022年的净亏损5.445亿美元。
为解决研发可持续性问题,OpenAI于2019年启动重组,设立有限营利性的子公司OpenAI LP,由非营利性的母公司控股。同时,规定OpenAI LP股东能获得的盈利上限,超出上限的回报都会返给OpenAI,用以支持研究。正是在这轮变动中,微软接受了这种独特的模式,斥资10亿美元成为了持股OpenAI LP 49%的股东。
今年,OpenAI再次与微软深度捆绑,合作协议显示,旗下ChatGPT将与微软全线产品整合,并建立了创新的股权和利润分配模式,以解决研发资源支持、产业应用渠道、人力支持与销售支持的多重问题。
至此,在近8年的时间内,OpenAI从一家非营利研究机构转型为市场估值超300亿美元的AI巨头,不仅先后发布了GPT3、ChatGPT、GP4等众多高影响力的技术成果,成为业界领先的AI研发机构,也成功实现技术落地与自我造血。
另外,自2021年起,OpenAI创业基金投资了超16家公司,投资领域覆盖音视频编辑应用开发、AI笔记应用开发、芯片开发等领域。这些投资项目将与OpenAI的产品互相借力,共同强化OpenAI在生成式AI领域的霸主地位。
“OpenAI在AI研发创新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聚集了大批顶尖的研发创新人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沈萌表示。
AI领域安全优先还是商业优先
而走向商业化的OpenAI,早已不是阿尔特曼、马斯克等一众人的“理想型”。
早在2019年,马斯克曾公开表示:“OpenAI是作为一家非营利公司来创建的,但现在它却已经成为一家由微软有效控制的利润最大化的公司。”
最终,马斯克与OpenAI说了再见,如今阿尔特曼也暂别了梦开始的地方。对于引发风波的原因,目前外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这是一场营利派与非营利派的“派系之争”。前者代表的是OpenAI的“钱”景,而后者代表的是OpenAI的初衷。
在冯力看来,在人工智能领域,资本、技术、盈利、伦理、道德、安全等核心问题,短期内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
安全优先还是商业优先?OpenAI的困惑或许正是整个AI产业面临的选择难题。
“放眼全球,未来会有更多AI企业在技术和应用上,会朝着应用者的需求来迭代升级,也有更多的行业模型会横空出世。总的来说,模型参数下降,走向细分行业,这是大势所趋。”冯力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讲述了他眼中人工智能的未来。
冯力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的竞争犹如大浪淘沙,在梦幻泡影消失后,该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纵观国内人工智能的竞争格局,将从混乱走向有序,从而锻造出过人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