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美国欲挑中欧贸易战,谈判最后一周,能否柳暗花明?

无语乜无言无h
1104 0 0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谈谈中国和欧洲的关系。
昨天(6月24日)我在节目中透露,中国对欧盟提出要求,如果不取消所有关税,中国将采取反制措施,因为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一些日用品,尤其是农产品,背后都有政府补贴。但最新消息显示,欧盟方面表示不会取消,这就有可能导致中欧贸易战在7月4日爆发。
所以,中欧围绕着欧盟是否应该取消或修正对中国加征电动车关税的问题,以及7月4日来临之际,双方是否会爆发贸易战,这几天非常关键。
如果中欧爆发贸易战,谁最希望看到呢?答案显而易见,是美国。
现在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九天,在这九天里,事情究竟是峰回路转,还是一路直下,我们需要观察。
接下来我会从底层逻辑梳理这件事情的脉络,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谈实然,即目前情况将会怎么发展,它的底层逻辑、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另一部分谈应然,即在目前这个十字路口,中欧双方应该如何处理?我将会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01
长话短说,我们先从实然的角度说起。
目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中欧双方是杠上了,但在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背景,即美国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体制一方面是举国体制,另一方面政经是高度交织的。对此,欧洲、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存在大量的补贴。
坦率来讲,中国政府可能会有一些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但这并不意味就是大量的补贴。
从逻辑上来说,多与少是相对的概念,只有在相对的意义下才能看出它们的价值和分量。
从经济体制上说,欧洲也不全都是自由经济,其实欧洲也存在大量补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是有产业政策,但是补贴到什么程度会影响欧洲,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在一个比较的框架下才能得出结论。
因此,在这当中最主要的因素其实还是美国因素,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和压力,往往使欧洲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德国的巴斯夫是德国最大、最古老的化工企业之一。最近几年,尽管中欧、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甚至有些动摇,但有两家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却不减反增,其中一个正是巴斯夫,另一个则是西门子。
最近,巴斯夫准备在中国追加投资,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是自巴斯夫成立以来,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
然而这项投资却遭到了反对,这个反对既不来自中国,也不来自德国内部的反华势力,而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美国人反对巴斯夫这项投资,因为涉及到地缘战略利益。
所以,欧洲面临的两难境地,与其说是经济的,还不如说是政治的。
补贴、产业政策其实双方都有,但在最近美国和欧洲似乎在“学习”中国的产业政策,其中包括科技和经济方面,以此让自己更有国家掌控力。
我一直认为,在危机来临时,国家的掌控力是必要的,因为国家的掌控力可以控制危机,可以挽救局面,可以避免重大损失,无论是战争、自然灾害还是疫情,都是如此。
但在和平时期,我们应该鼓励自由,因为自由可以促进创新。
就像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要多卧床,健康的时候要多去健身房。生病的时候多卧床才能尽快恢复去健身房,健康的时候多去健身房才能够减少卧床的比例。但你不能反过来,反过来无异于和自己过不去。
所以,美国的压力是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同时欧洲内部也有不同势力。
首先,欧盟成员国和委员会之间意见不同。正如我之前所言,欧盟委员会之所以派德国的经济部长来中国谈判,是因为他先前对中国是充满敌意的。不过,在对中国加征惩罚性关税的问题上,整个德国基本上是持保留意见的,德国这个经济部长也不例外。
而现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虽然是德国人,先前也曾担任过德国的卫生部长以及国防部长,但她本身亲美并且最近又将再次连任,显然她将会继续推动欧盟对华加征关税措施的落实。
现在,欧盟内部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个问题的看法错综复杂,若按照现有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欧贸易关系不能及时回转的话,美国国庆当天(7月4日)中欧贸易战很可能会就此打响,到时就真是亲者痛仇者快,正中美国下怀了。
02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应然,即中欧双方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说7月4日中欧之间爆发贸易战的话,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中欧双方牺牲自己巨大的利益去喂美国人欲壑难填的肚子。
既然是欲壑难填,中欧双方就要思考一下为何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喂饱美国。
此外,欧盟说中国电动汽车有政府补贴,其实欧盟国家也一样。
27年前我离开德国时写了一本书,书中我用两个章节分析德国的情况。在1996年和1997年两年间,为了保证国内能充分就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德国政府对其相关产业是有补贴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其实来源于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
30多年前,才疏学浅的我以为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其实这是过去100多年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以蚕食般的方式,一块一块吞噬资本主义体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欧洲的资本主义比较温和,有人性,与美国的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欧洲的资本主义背后拥有一定的国家掌控力。
德国在1963年实行了社会市场经济,有句德语翻成中文即“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市场多发挥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国家要多发挥作用。”
但德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与中国的又略有不同,或者有相当程度的不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的朋友心知肚明。
前面我提到,在当前地缘战略冲突下,美国也要在科技竞争的问题上学习中国国家掌控力、学中国产业政策、学中国画了一个科技竞争的蓝图,而不是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因为自由未见得会协调地发展。
创意虽然来自于每个个体、灵魂、企业内心深处的自由发展,但问题是,在时间紧任务重、地缘战略冲突的情况下,它就像军队打仗一样,由不得每个士兵发挥创意,而必须整齐划一,由最高层统一指挥。在危机来临之际,我认为是需要更多国家掌控力的。
所以,美国也在学、欧洲也被感染,但欧洲本身就拥有国家掌控力的土壤和基因,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朋友更需要反思。
实际上,如果你具备大历史、大哲学甚至大逻辑的思考能力,你会发现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从整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学术和理论上来看,所谓的产业政策和补贴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这并不代表承认中国有大规模的补贴。
这些所谓的产业政策和补贴,本身就是世界生存结构中已经存在的基因和元素,只是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就像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样。政府不能完全退出市场,也不能完全介入市场,要进退有据、攻守得当。
在这种情况下,至于要把中欧双边关系的议程完全跟着中美之间的议程走吗?或者更准确地说,至于要把欧洲的命运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吗?
即便欧盟委员会有像冯德莱恩这样的亲美派,但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意义,这就是欧洲复杂,但美丽可爱之处。从这意义上说,委员会只是执行机制,成员国和理事会才是最终决策机制。
众所周知,欧盟现在有27个成员国,它们将在7月4日之前,一国一票决定是否取消对华电动车的高关税措施。虽然时间有点紧,但也不排除最后几天,甚至是最后几个小时会柳暗花明。
但能否柳暗花明,还有两大问题:
第一,目前欧盟传来消息称,这个政策已经酝酿了几个月,不可能在这十天左右的时间就给推翻;
第二,欧盟也表示,从12月2日开始才会有正式的关税出台,这其中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时间紧迫,欧盟来不及准备,二是即便7月4日之后开启了贸易战,也还有回旋的余地。
从这意义上说,我认为现在可以从策略的角度进行思考。在策略层面上,我认为各国首都的战略家们应该从更大的战略角度去思考问题,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大历史和大文化有更深入的了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当地时间周五(6月28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最新通胀数据显示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但现在判断何时适合降息还为时过早。   戴利指的是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核心PCE是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 ...
    kobechan
    9 小时前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   据外媒报道,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已将其持有的NBA布鲁克林篮网队部分股权,出售给科赫家族,后者对篮网队估值为58亿美元(约合421亿元人民币),收购金额为6.88亿美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市场分析认为, ...
    shileiye
    前天 18:32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 【苹果中国官网上线Vision Pro发售倒计时】苹果中国官网显示,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将于6月28日正式发售,售价29,999元起。较以往新品发售有所不同,苹果中国官网此次专门上线了Vision Pro发售倒计时,倒计时以秒为 ...
    p609520
    前天 11:11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   一名波音承包商前员工26日向美国监管机构投诉称,他目睹并报告波音787客机的生产质量问题后被解雇。   理查德·奎瓦斯曾是波音机身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的承包商斯特罗姆航空公司一名员工,在华盛顿州埃 ...
    charles1121
    前天 17:48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无语乜无言无h 新手上路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1